新闻中心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信号屏蔽器如何“黑掉”手机?
时间:2025-04-25

一、核心原理:‌阻断手机与基站的通信链路

大功率压制干扰

手机与基站通过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通信。信号屏蔽器会发射与手机通信频段相同的大功率干扰信号,破坏手机接收基站信号的电磁环境‌。

干扰过程‌:当屏蔽器开启后,其发射的强干扰信号会覆盖手机原本接收的基站信号,导致手机无法正确解码基站发送的指令和数据‌。

结果‌:手机因无法识别有效信号,显示“无服务”或“搜索网络”状态,主叫、被叫、上网功能全部失效‌。

伪基站诱导(信令级干扰)

部分高端屏蔽器会模拟真实基站信号,通过发送虚假信令(如“强制断开连接”指令),诱使手机主动断开与真实基站的连接。这种技术能更精准地控制干扰范围‌。

二、技术实现的关键点

全频段覆盖

针对不同通信制式(2G/3G/4G/5G)和WiFi频段(2.4GHz、5.2GHz、5.8GHz),屏蔽器需覆盖对应的频率范围‌。

例如,5G信号因高频段特性,需更高功率或定向天线才能有效干扰‌。

动态扫描干扰

屏蔽器以极快速度在目标频段内循环扫描,确保干扰信号持续覆盖所有可能被手机使用的频率,防止手机通过跳频技术规避干扰‌。

三、实际效果与局限性

屏蔽效果

手机功能失效‌:通话、短信、移动数据、WiFi连接均被阻断‌。

特定场景优势‌:考场、会议室等封闭场景效果显著,因基站信号本身较弱,干扰更容易生效‌。

技术局限性

覆盖范围有限‌:普通设备有效范围约10-50米,且穿透混凝土墙后效果大幅下降‌。

通过上述技术手段,信号屏蔽器能在特定场景下实现手机的“断网”效果,但其使用需权衡技术能力、法律风险和实际需求‌。